辛允星:微信朋友圈的“显表达”与“潜功能”
2022-01-12 19:16:28
  • 0
  • 0
  • 11
  • 0

一、引言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以来, 人类社会中的通信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延伸,曾经的“地球村”理想正在变成现实,网络社会横空出世,卡斯特说,它既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 与此同时,伴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崛起,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方式与关系结构也开始发生深刻的转型,以数码符号为载体、以“不在场互动”为形式、以网络链接为“通道”的信息交流逐渐成为了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建构方式,它与传统的“面对面”人际交往方式相互渗透与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组织运行模式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造”。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大力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产业,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里便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网络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在这种情势之下,不仅中国人的日常社交方式出现重大变革,以QQ、微信为代表的网络聊天工具被广泛使用,而且大众传媒领域出现了深刻的“结构”调整,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粉墨登场,对传统的专业性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近十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因其强大的“功能”而快速崛起,它的迅速普及使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反差序”的新样态,普通民众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文化,创造语言,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群学”。 值得关注的是,微信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影响,与其所具有的各种衍生性功能有着直接关系,其中,微信“朋友圈”扮演着核心角色,它已经成为微信用户最经常使用的一项功能模块,大有占领中国自媒体核心舞台的发展趋势。

有学者指出,作为一种自媒体,微信不仅促进了个体文化的生产,而且也催生出了一种与微社群、微社会相应的微生活方式。 比如,微信朋友圈的出现将人与人之间的线下关系拓展到线上,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媒介;它带来了一种符号化的人际互动模式,而这种互动经历了一个“刺激—解释—反应”的传播过程,又具体可以分为两两互动模式、单中心星状互动模式、多中心网状互动模式三种互动类型。 也就是说,微信朋友圈的核心功能就在于特定社会关系网络内部的信息传递,通过这种可以“共享”的信息,关系中的成员相互之间形成“不断再认识”的动态过程,从而影响现实生活当中的人际关系形态。因此可以认为,微信朋友圈不同于传统的个人日记,它在本质上就不具有私密性;相反,它有着天然的分享性质,而且,借助这种分享机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各种微妙的“再调适”。

赵旭东指出,基于互联网的微信书写使人们的基础生活开始遭遇到频频的颠覆,网络式与平面化的世界日益凸显,去中心化的生活空间得以形成,微信群上的点击互动、分享鼓励成为一种团体性生活的基本模式。 基于这些认识,他倡导一种可称之为“微信民族志”的研究方式,即,聚焦于微信这种自媒体的生成逻辑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将微信视为一个文化信息的呈现平台,然后综合运用“线上与线下”技术手段,开展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调查与研究工作。本文正是运用“微信民族志”研究方式,通过对大量微信朋友圈的动态消息进行考察与分析,来总结它们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形态及其发挥的潜在社会功能。

二、微信朋友圈的“显表达”

微信用户广泛使用朋友圈,每天发布大量信息,堪称当代中国的首席自媒体平台,甚至有人将其“运用到极致”,平均每天发布高达十几或几十条动态信息,所耗费的时间足以与正常的工作时间相媲美。那么,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我们可否对这些内容进行类型学的区分?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比较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比较注重自我形象管理,他们使用微信的动机主要表现为维系老朋友之间的关系和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圈。 显然,此类研究尚未深入考察微信朋友圈中各种信息的具体内容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差异,更没有将研究对象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因此,有必要围绕这些话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基于多年的“田野”观察,笔者研究发现,按照发布者的心理动机这一标准,微信朋友圈里的动态信息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五个基本类型。

(一)专业知识分享。对于很多的微信用户而言,在朋友圈分享特定类型的专业知识都是一种常见的操作;他们认为,这些“免费的”知识(在此,发布平台夹带的广告不作分析)值得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或学习,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甚至已经想象得到自己朋友圈里的哪些人员必然希望看到这些信息并主动关注与学习。比如,一些高校教师在朋友圈发布自己认可的专业学术文章或诸如“《论语》讲读、明史故事剖析”等半专业性文字,大体已提前知晓“潜在的阅读者”,因此而带有推广某些研究成果的目标。再如,某些特殊技能(像绘画、音乐、中医诊疗)的拥有者在朋友圈发布一些与技能有关的专业知识信息,以供志同道合者或有需要的他人分享学习,其中最为鲜活的案例是,在2019年新冠状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不仅有很多的医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些关于这种疾病的专业知识信息,而且很多非专业人士也大量转发与分享有关病毒传播和专业防护方面的知识信息。显而易见,微信用户发布这些信息的核心目标是“知识分享”,一般都没有牟利的意图,也不会夹带个人情感,甚至没有考虑到“其与自己的独特关系”,因此是一种最为“纯粹”的信息类型。

(二)商业广告宣传。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布商业广告信息,体现了另一种动机类型,总的来说就是“利益指向”,但是细究起来,其背后实际上又可以划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有些微信用户的朋友圈被专门用来从事商业广告宣传,以出售像衣帽、鞋子、化妆品等商品,这样的用户大多很少发布其他方面的信息,因此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用户。第二、更多的用户则是偶尔帮助亲朋好友做一下广告宣传,或者确实认为某则广告具有自己认定的“经济价值”,所以给予发布,但最终都会在客观上给他人带来潜在的经济收益,第三、备受关注的水滴筹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商业广告,因为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布这方面的信息就相当于“推销”慈善,并且必然存在潜在的获益者,只是它与典型的商业广告宣传存在一定的差异。很显然,不管是本人直接获益,还是客观上使他人获利,这些信息都带有特定的“利益指向”,而没有体现推广专业知识、记录生活事件、表达个人情感、展示自我特长等其他目标;因此,根据信息发布者的心理动机这一标准,微信用户在以上三种情况下所发布的“有利益勾连色彩”的各类相关信息都属于商业广告宣传这一类型。

(三)日常生活记录。就大多数微信用户而言,最可能吸引他们眼球的朋友圈信息应该是好友们发布的日常生活记录,而且很多人也乐于在朋友圈展示自己近期所吃的美食、旅行所见的美景、参加社会活动所闻的故事等。我们很容易看出,他们发布这些信息的主要动机在于记录自己认为“值得纪念”的个人生活经历或者奇特事物;这类信息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以发布者的“生活事件”为核心要素,信息本身一般都不会突出“专业知识性”,也没有明显的利益指向,同时也未表现出特定的情感色彩或个体优势展演,所以,这些信息构成了日常生活记录这一类型。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微信用户在发布这类动态信息的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一定的“偏好”,比如美食爱好者主要发布与食物有关的日常生活记录信息;旅行与摄影爱好者主要发布与旅游活动及人文自然风光等有关的日常生活记录信息;体育爱好者主要发布与游泳、篮球、足球、骑射等具体运动项目有关的日常生活记录信息,而专业学者主要发布与学术会议、调研活动等研究工作相关的日常生活记录信息。总的来看,这种情况虽并不尽然,但不同用户在朋友圈发布的日常生活记录信息确实经常会表现出特定的“内容偏好”现象,这不仅体现了人们的个体兴趣差异,也表达了其不同的“自我建构”方向。

(四)特殊情绪表达。在广大微信用户的朋友圈当中,人们可能会偶尔发现这样一类的信息——它没有可供分享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服务于商业宣传的广告内容,更没有用于展现发布者个人特长的具体素材,甚至没有“可以让人基本理解的具体事实”,而是以某种个人情绪的表达为目标,即使其中可能夹杂有一些具体的事件信息,往往也是十分模糊的,我们可以将这种信息归为“特殊情绪表达”类型。这类信息有些表现为某种婉转性表意,有的则表现为某种“针对性的提醒”乃至语言攻击;比如,有人在并不提及具体的社会现象情况下公开在朋友圈发布一些针对这种现象且带有情感表达色彩的“评论”,或委婉,或直接,但对于他人来说,这样的信息都显得“没头没尾”,只能觉察到一种情绪的呈现。再比如,有用户和自己的某位(些)亲友产生了冲突,便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专门针对这位(些)朋友的批评或者警示式信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和发泄自己的敌对情绪,或借此方式让更多的“共同好友”知晓这些冲突,以达到给地方施压的目的。整体来看,特殊情绪表达类型的微信朋友圈信息并不常见,它们是少数用户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公开发布的一类信息。

(五)自我特长展示。在我们所见到的大量微信朋友圈信息之中,有一部分内容表现出如下特征:既非专业知识,也非商业广告,既不能呈现特定的事件与事实,也不能表达特殊的情感或情绪,所以,它们不能归入以上四类信息中的任何一个类型。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从发布者的心理动机角度来看,这些信息往往都表现出某种展示自我特长的倾向,它们大多都是信息发布者带着与他人“分享成果”的心态而被呈现在朋友圈当中的。比如,某位绘画专家或业余爱好者不定期地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新作品,在没有销售动机的情况下将作品图片“晒出来”,不讲述任何绘画技巧,不交代创作时间等事实信息,而且不做出任何个人评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我特长展示类信息。再比如,某位登山爱好者经常在朋友圈发布山川景色图片,同样不带有任何牟利目的,不讲述任何专业知识,不发表任何具体的“事件性”信息,也不对图片做出任何的情感性评价,这也是一种自我特长展示类型的信息。显然,与其他四类信息相比,这类信息的“目标导向”较为模糊,也更难把握,在有的情况下,甚至连信息发布者本人可能也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动机。

必须说明,本文对微信朋友圈信息所作的以上分类只是一种“理想型”意义上的归纳,不同类型之间并非截然互斥的关系,有不少的信息经常包含两个以上类型的内容。比如,有的信息在分享一些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添加用户的个人评论,从而使其具有了展示自我特长的性质,或者包含有某种特殊情绪表达的色彩;也有些商业广告宣传信息被包装成专业知识,从而兼具两种类型信息的特质;还有那些表面看似属于日常生活记录的动态信息,经常同时也具有自我特长展示的特征;另外,又有一些看似商品广告宣传特色的信息可能同时又夹杂着发布者的某种情绪表达;甚至还有一部分信息会同时兼有专业知识分享、自我特长展示、特殊情绪表达等多方面的性质。总的来说,依照微信用户的心理动机或主观意愿这一标准,朋友圈所展示的各种信息基本都可以被纳入以上五个类型之中的至少一个类型。在此,值得指出的是,微信用户的朋友圈信息在“类型”维度上基本不会均匀分布,而是往往呈现出“以特定的类型为主、其他类型为辅(甚至完全没有)”的局面,因此,虽然大多数的微信用户所发布的朋友圈信息整体上表现出“多类型交叉”的特征,但是也有一部分用户干脆将自己的朋友圈打造成了“广告直播平台”或者“生活日记摘要”,却很少发布其他类型的信息。

三、微信朋友圈的“潜功能”

延续上文的论述,对于广大的微信用户而言,朋友圈发挥着一些明显的功能,诸如记录生活事件、进行广告宣传、分享专业知识、表达特殊情感、展示自我特长。但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很多用户可能并不能清晰认识到的四方面的“潜功能”,按提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默顿的观点,“潜功能”是社会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没有被预料也没有被认识到的客观后果。 总的来看,这种客观后果主要体现为:不同用户在朋友圈的“自我标签化”展示对各自的“圈内”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并最终导致一些虚拟“圈子”的形成,具体来说,这一“功能施展过程”又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环节,下面来分别进行讲述。

(一)为用户提供一个“自我标签化”的舞台。整体来看,微信用户在发布朋友圈动态信息的过程中,大多都会“于潜意识里”进行着某种意义上的“信息采选与印象整饬”工作;如果把朋友圈视为一个巨型“虚拟剧场”的话,那么,其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这个舞台上努力进行精心表演,以此建构在朋友圈中的理想“公共形象”。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微信朋友圈塑造了一个基于现实社会关系的网络场域,并经常呈现出某种“强、弱关系共存”的交往格局,在强关系为主的朋友圈,用户的印象管理较弱,并有“后台行为前台化”的现象;在弱关系为主的朋友圈,用户则更倾向于进行精致的印象管理。 由此可见,用户在朋友圈发布动态信息绝非“任意性”行为,而是充满“策略性”意味的规划。

进而言之,因为受到朋友圈好友构成“多元性”的影响,很多用户不得不考虑“哪些人值得自己在意”的问题,并以他们作为“假象的信息接受对象”来规划自己发布信息的内容,进而形成基于“定向展示”的特殊风格类型,这就最终导致了一个结果,即“自我标签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实际上可能并非“面对”圈内的全部好友,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也因此,这些信息往往会以某个类型的内容为主导,甚至只有几乎唯一的“表达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观察一个微信朋友圈信息内容的稳定类型,我们大概就可以确定其用户的特殊爱好与价值导向,以及他希望“融入”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也可以认为,微信朋友圈相当于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我标签化”的舞台。

(二)间接实现“交叉性”好友的相互了解。广大用户利用微信朋友圈进行自我展示,为好友之间的“持续性相互了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此同时,这也促进了超越双边关系的“交叠好友关系”的透明化。众所周知,受人们现实交际生活的影响,每个人的微信好友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比如,A与B是好友,而同时C、D、E又是他们共同的好友,因此,当A发布朋友圈消息的时候,B与之进行的各种互动都可以被C、D、E发现;同理,C、D、E当中的任何一人与A进行互动,B也都可以看到。因此,透过朋友圈,我们不仅能了解到直接好友的动态,还能了解到“交叉性好友”之间的关系,比如,谁经常转发谁的信息,谁经常给谁“点赞”,谁经常与谁进行留言互动,等等。

正是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出于被他人认同的需求和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微信朋友圈中容易出现多种类型的焦虑,有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和职业用户的在线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年龄较长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者的焦虑感更低;朋友圈地使用频率而非使用程度的增加提升了用户的焦虑感,较大的好友规模可以削弱焦虑水平。 由此可见,“交叉性好友”的存在使得微信朋友圈使用者经常需要面临一些人际困扰,甚至有人为此专门进行程序设置,通过屏蔽一些好友或者为某位(些)好友“专供”信息,来避免所担忧的麻烦。尽管如此,就整体而言,很多微信用户其实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朋友圈已经间接实现了“交叉性”好友的相互了解这一功能,即使有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大多也是在使用过程中才发现的。

(三)推动好友之间“心理距离”的再调整。有研究发现,微信朋友圈的使用深受用户的情绪驱动,这种情绪广泛地存在于信息传递与人际互动的过程之中; 家庭作为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组成,微信的普遍应用使其中不同层面的个体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得以重新建构,个体关系在现实和虚拟空间中实现互补与延续。  扩展开来看,微信朋友圈中的“信息流”实际上已经深刻影响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感知”,使得他们得以超越现实生活世界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对方,从而推动好友之间“心理距离”的不断再调整,最终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相互关系构成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有人将另一人引以为“知音”,有人将另一人视为顽冥不化的“蠢人”,甚至因为某些争议而将另一人“拉黑”或视之为“陌路”。

具体来说,在微信朋友圈是否发布动态消息,发布消息的频率,发布什么类型和主题的内容,围绕这些信息展开的后续互动,都会成为好友之间“心理距离”不断调整的影响因素。常见的现象有:经常发消息的人和基本或者很少发布消息的人之间容易形成“隔阂”,他们会在潜意识里认定对方不是“同类人”;发布内容的主题差异则进一步强化了不同人之间的相互感受,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关系方与自己“品味”的差异;而交叉性好友之间的留言互动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感受”范围的扩大;在有些极端情况下,就会有人将自己认为“不能容忍”的好友进行特殊处理,比如圣诞节时,对西方现代文明持认同态度的人就会难以忍受转发“抵制洋节”消息的人,故而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最后将其屏蔽或者拉黑。

(四)促进各种“圈子”的形成。有的研究指出,作为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社区,微信朋友圈呈现出了强连带与弱连带的有机结合,它有助于社会资本的培育。 又有研究发现,微信朋友圈存在着一种由家庭圈、挚友圈、共事圈、师生圈和陌生圈共同营造的“圈文化”,其使用者在此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角色形象。 但事实上,人们在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会面临诸如“为哪些人发布哪个类型的消息”等方面的权衡与取舍行动,很难真正如与鱼得水般地开展自我表演。因此,朋友圈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具有社会资本价值的圈子,也可能拉大与另外一些好友的关系距离;而通过推动好友之间“心理距离”的不断调整,特别是像屏蔽这样地特殊技术处理,最终会催生出各种类型的“圈子”,人们会习惯性地去关注某些人而忽略另一些人的朋友圈动态信息,从而达到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效果。

微信朋友圈中各种“圈子”的形成过程具有多种动力机制。首先,通过好友留言,使得那些“交叉性”好友有机会相互了解,这就为“同道中人”之间的互动增添了一种新形式,他们可以借此相聚;其次,通过熟人推荐或自我寻找,可以主动添加一些同道中人为新好友;最后,还有人通过在微信交流群或朋友圈分享“二维码”来主动扩充自己的好友成员数量。比如,某教授经常在朋友圈分享关于某类学术热点话题的文章和个人评鉴,一些“学生身份的好友”为其点赞或留言,而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又是好友,从而得以在这位教授的朋友圈相聚;其他一些同学在交流中得知这位教授的情况,就可能会主动向他申请添加好友,与此同时,该教授也可能主动“宣传”自己,但最终都会使他的“圈子”范围得以扩大。

综上所述,微信用户通过朋友圈发布动态消息,虽然也是一个审慎的选择过程,却不容易认识到一些潜在的后果,即使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意识到,往往也未必能够有清晰的理解。总的来说,微信朋友圈最主要的“潜功能”就在于,它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自我标签化的舞台,同时又为好友之间的相互了解提供了天然的良机,从而推动他们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不断调整,最终形成一个又一个基于共同志趣爱好与价值观念等因素的“隐形圈子”,这些圈子既可能存在分立,也可能存在重叠,但它们都意味着现实人际关系的重建与改组。

四、结论与讨论

基于以上所论,我们可以总结提出:最初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的微信,其朋友圈功能最终之所以能够取得“喧宾夺主”的地位,是由于它发挥的强大功能,尤其是充当的自媒体角色使其成为了一种“信息互动与人际结群”的良好平台。从表面上看,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布的动态消息主要有专业知识分享、商品广告宣传、日常生活记录、特殊情绪表达、自我特长展示五个类型的内容,然而,在这些“显表达”内容背后,还存在着一些人们不容易认识到的“潜功能”,而这些“潜功能”又隐藏着真实人际关系的一系列波动与重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微信朋友圈虽然看似一种虚拟的存在,但它又确确实实在发挥着“组建圈子”的功能,它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延展到”网络空间之中,为人们之间更方便的相互了解提供了天然的契机,同时又通过各种形式的符号演绎逻辑将人们的差异“凸显”出来,进而使得很多具有相同点的人们在心理层面上“逐渐走进”,又让很多具有不同点的人们“渐行渐远”,并最终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持续性调整,甚至引发一些人际关系的彻底破裂。

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微信朋友圈影响现实人际交往的其他方面内容。比如,有研究指出,微信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结群的最新方式,一方面弥补了我们社区聚居中的缺陷,但也进一步强化了社会陌生化的程度。 更有研究发现,微信朋友圈极大地改变了大众社会交往的时空观念,其低门槛和朋友意义的泛滥使情感沟通缺乏明确的边界,从而对社会信任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主体缺失和交往疲劳,背离朋友交往和群体团结的本质,降低了网络社交的情感价值。 对于这些方面的内容,笔者尽管也有些许发现,但由于它们不在本研究的视角维度与理论框架之内,故而基本没有提及;相信这些观点之间是一种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本文着重研究了微信朋友圈当中的动态信息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类型,以及这些信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及其机理,但还没有涉及到与之有关的其他方面内容,比如,已有的“圈子”内部是如何进行信息互动的;网络空间中“破裂”的人际关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重建的可能;亲属圈内部的价值观冲突导致了何种后果,等等。因此,若要对此领域的诸多话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亟需后续研究工作的逐渐开展与推进。

                                                                                                                           转自黄萍、徐新建、韦小鹏主编《数智文明与永续发展》一书。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